新闻中心
中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对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有机肥的研究背景
01中国肥料行业现状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肥料。目前,中国的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在生产方面,除氯化钾外,其他主要化肥品种均已呈现过剩状态。在应用方面,存在肥料使用结构不合理,过量施用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化肥的使用,对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则十分轻视,且为了获得更好的肥效,盲目加大化肥的施用量。
当前世界农作物化肥施用量为120 kg/hm2, 中国农作物化肥施用量为328.5 kg/hm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带来了成本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土壤的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土壤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专家认为,土壤基础地力是实现作物产量潜力的关键因素, 就每千克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平均增产效果而言,1975 年为25 kg 谷粒/kg 化肥、15 kg 油料/kg 化肥、10 kg 棉花/kg 化肥;2008 年为8-9 kg 谷粒/kg化肥、6-7 kg 油料/kg 化肥、5-6 kg 棉花/kg 化肥。化肥报酬的急剧下降表明,随着化肥的长期使用,土壤的基础地力正在逐渐减弱, 而土壤基础地力的减弱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传统的化肥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发展高效环保肥料势在必行。
02中国农业废弃物基本状况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这些废弃物既是宝贵的资源,又是严重的污染源,若不经妥善处理进入环境,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中国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根据专家的估计,每年可产生9 亿多t 的秸秆。然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并不高,每年约有20%的秸秆腐烂或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随着中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也在迅速增加。研究表明,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1980年超过了14 亿t,2011年达21.21亿t,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8.75亿t 和37.43亿t。然而,现阶段绝大部分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利用,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生物有机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目前化肥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现状, 积极寻求高效环保的化肥替代品, 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 生物有机肥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业废弃物和作物生长搭建起一座桥梁,开辟出一条以“农业废弃物-生物有机肥-作物”为循环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提高土壤基础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既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培肥土壤、调控土壤微生态平衡、减少无机肥料用量, 从根本上改善农产品品质, 符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方向。
其次, 生产生物有机肥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缓解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也可以变废为宝,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环保型产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有机肥的优势与作用机理
01生物有机肥的优势
生物有机肥是在堆肥的基础上, 向腐熟物料中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剂进行二次发酵而制成的含有大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它与其他肥料相比具有培肥土壤、改善产品品质等优势。
与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的营养元素更为齐全, 长期使用可有效改良土壤,调控土壤及根际微生态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与农家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的根本优势在于:生物有机肥中的功能菌对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具有特定功效,而农家肥属自然发酵生成,不具备优势功能菌的特效。
02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机理发酵菌和功能菌的作用
作物施用生物有机肥后, 其中的发酵菌和功能菌大量繁殖,对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减轻作物病害具有显著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一、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会在土壤中大量定殖形成优势种群, 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对部分病原微生物产生拮抗作用,以减少其侵染作物根际的机会。二、功能菌发挥功效增进土壤肥力,比如施用含固氮微生物的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施用含解磷、解钾微生物的肥料,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以便作物吸收利用。三、肥料中的许多微生物菌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对作物有益的代谢产物,能够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生物有机肥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比如维生素、氨基酸、核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等生理活性物质, 具有刺激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使作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比如各种有机酸和酶类,可以分解转化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和快速活化土壤养分, 使有效养分增加,供作物吸收利用;比如其中的抗生素类物质,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有机无机养分的作用生物有机肥中既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脂肪等有机成分,还含有N、P、K 以及对作物生长有益的中量元素(Ca、Mg、S 等)和微量元素(Fe、Mn、Cu、Zn、Mo 等)。这些养分不仅可以供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还能有效改善土壤的保肥性、保水性、缓冲性和通气状况等,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
01生物有机肥的生产现状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在2014年底的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到,目前中国生物肥或生物有机肥企业300 多家,登记产品2058 个,平均每个企业年生产量较小。其中大部分企业没有菌种生产条件,而且各厂家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不尽相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02生物有机肥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 国内种植户施用生物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生物有机肥使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在蔬菜、水果、中草药、烟草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上应用。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 生物有机肥将会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目前,生物有机肥在一些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对生物有机肥今后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与施用等价的化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使西瓜、番茄、大白菜、菜心分别增产25.5%、35.9%、41.6%、50.6%,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辣椒、花菜、棉花、水稻等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与单施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显著增加大白菜和西瓜的直径、单株(果)质量;还可改善番茄、辣椒的品质,使番茄和辣椒中维生素C 及还原糖的含量增加。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发现施用有机肥可使生菜维生素C含量增加,总酸降低,糖酸比显著增加,同时可显著降低易诱发癌症的硝酸盐含量,在改善生菜口感、提高产品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病害。利用对枯萎病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制成的生物有机肥, 其田间防治效果达到73%。目前,生物有机肥在防治蔬菜、水果、烟草等作物土传病害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是防治土传病害的一条重要且有效的生态调控防病途径。
生物有机肥的发展趋势
01发展对策
目前世界各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高度关注, 不断加大对生物有机肥的开发、生产及应用力度。中国生物有机肥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改进完善的地方。未来,中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还需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努力。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物有机肥产品质量,主要从菌种选育、工艺优化和开发新产品3 个方面入手。
规范产品管理目前市场上生物有机肥产品品种繁多,包装丰富多样,质量良莠不齐,针对这些问题, 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和监管,对于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加大推广力度政府、企业和相关农业技术部门应合力加强对生物有机肥的宣传、推广,可通过示范、讲解、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农民展示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 让农民从根本上了解生物有机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提高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积极性。
02 展望生物有机肥的开发应用不仅能为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还能将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未来生物有机肥必将成为肥料行业生产和农资消费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